1、老山战役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发动了一场重大战役——老山战役。此次战役的目标是攻占山西省中南部的老山地区,开辟进军华北平原的通道。
解放军在经过多次摸底和侦察后,于10月18日正式发起进攻。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为该战役亲自制定了作战计划和指示。解放军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先以中路部队攻击老山地区的要冲点,然后在北部和南部同时开辟战局,迫使国民党军主力向老山地区集中,从而孤立该地区国民党军的一部分,实现分割、各部击败的目的。
经过两天激烈的战斗,解放军主力成功攻占老山地区,并围歼了包括郭家屯在内的国民党41个旅的兵力。此役解放军共歼灭敌军9万余人,擒获10名国民党将领,并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完全破坏了国民党在山西的基础。
老山战役的胜利,不仅开辟了解放军进军华北平原的通道,还对解放军在未来夺取全国胜利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战役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大规模战斗,对缔造新中国英勇抗敌的光荣历史具有深远的意义。
2、老山战役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区别
老山战役和对越自卫反击战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的两场战争,但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老山战役发生于1958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印度军队之间的一场冲突。这场战斗是因为印度军队越界进入中国领土而引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维护国家边境的安全和领土完整,进行了坚决的抗击。战斗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地击退了入侵者,保卫了国家边境的安全。
而对越自卫反击战则是1979年中越边境发生的一系列战争。这次战争是因为越南军队侵占了中国的边境城市,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保护国家的领土和边境安全,无奈发动了自卫反击战。这场战斗持续了将近一个月,双方都有损失,最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胜利,越南军队被迫撤回了中国境内。
综上所述,老山战役和对越自卫反击战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边境安全和领土完整,但它们的情境和参与方都有着不同,是两场不可混淆的战争。
3、老山战役为什么很少提及
老山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它发生于1944年8月下旬至9月初,地点在湖北省恩施境内。此战役中,我军以绝境反扑的勇气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成功阻挡了日军的进犯,保障了中途洲际航线的安全。然而,老山战役很少被提及,主要原因是该战役地处偏远,消息不便传播,战役规模也不大。此外,当时我军正处于整编和重新部署的时期,对于战役的纪录和整理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但这并不能减弱老山战役的历史意义和军事价值,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中所发动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反攻,并对我军打赢全国解放战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老山战役的研究和宣传,不忘战争历史,铭记先烈英名。
4、老山战役参战部队序列
老山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一次重要战役,其参战部队序列如下:第二十二集团军第六十三师、第七十一师、第七十二师,第四野战军第二十二军、第八十五军、第八十六军、第八十七军,共12个师、3个团。此战役极具意义,打破了日军的老山防线,扩大了解放军在华北地区的战略优势。
参战的第二十二集团军是解放军中具有相当战斗力的部队之一,曾先后参加过若干重要战役。其中第六十三师是该集团军的主力,于反攻平绥战役中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坚定的执行力而被誉为“东北铁军”。第四野战军中的第八十五军、第八十六军、第八十七军,也曾多次参加解放战争中的重要战斗。
此次战役的胜利,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抗日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扩大了解放军在华北的地盘,加深了日军对于无法制止其后续战争行动的恐惧,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